查看原文
其他

让孩子新学年少走弯路,这一课很关键丨头条

吉大秋果 新校长传媒 2018-12-05


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,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,都有特殊的意义。在这一天里,甭管是什么学科,老师都会做一件事情,那就是——定规矩!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这正是开学第一课被我们如此重视的原因。





语文老师有语文老师的规矩,数学老师有数学老师的规矩,其他各科老师也都会有各自的规矩。有的规矩是旧版本的升级,在反复强调中加深印象;有的规矩是针对出现的新情况,才定下的。但所有这些,老师们都会在各自的开学第一课上和学生约法三章。


学校也会立规矩,开学典礼上的校长演讲是一种,直接发到家长和学生手里的协议书是另一种。“长辫子老师”就在她的微信公号里提到:


美国马里兰州Prince George县的Mother Jones小学,在开学第一天就颁布了7条规定,并且要求家长、教师和学校共同签字。具体内容如下:

协议书


  1. 保证百分之百的出勤;

  2. 根据Prince George县的规定,每天都要穿校服;

  3. 坚持Mother Jones小学对学生的期望;

  4. 上学要带钢笔、铅笔、纸和其他学习必需品;

  5. 努力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并保证作业完全上交;

  6. 保证每天15分钟不间断地阅读;

  7. 遵守学生守则。


这7条规定很朴实,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口号、标语之类,但很实际。


学校和老师树立的规矩往往就得这么实际,因为它是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必须遵守的要求。但规则的树立与养成,不能只靠学校,更需要家长协助教师和学校共同完成。


可是,家长们往往把学校看作一个“独立王国”,认为那些规矩的制定和遵守似乎和自己无关。更有家长认为,家庭和学校之间,本来就有一条隐形但却很深的分界线;他们想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,让娱乐和休闲回归家庭。


这恰恰是家长们需要意识到的:他们在家里向孩子们传递出的态度、信息和信号都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体验和表现;他们也需要给孩子定规矩,以和学校、老师立下的规矩相呼应。


家长需要识别哪些是原则性问题,哪些是非原则性问题。原则性问题涉及底线,家长把握尺度,不需要跟孩子商量。非原则性问题可以听取孩子的想法,但是家长还是要判断孩子的决定是否妥当。


这就是家长立规矩的原则。



一位家长曾向我求助,说孩子电子产品不离手,最开始跟孩子签订了协议,约定全家人都不玩电子产品,后来演变到,一天不玩给多少钱。结果还是控制不住。


她问我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?我的答复是,我家没有电视,我家iPad、手机等电子产品必须经过父母同意在必须的情况下使用。这是原则性问题,我不需要跟孩子商量,更不需要征得他的同意,签订协议或者给予奖励


教育孩子这个事情很复杂,会涉及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会涉及不同的层面和性质。


有些问题触及到作为一个人的根本,我们称之为原则性问题。比如吃好饭、睡好觉、学好习、照顾好身体、保护情绪平稳、对人有礼貌、自我约束不要沉迷……


有些问题其实没有那么严格,允许在一定幅度内进行调整


比如每天刷牙是必须的原则性问题,但是早一分钟和晚一分钟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;

每天吃饭是必要的事情,但其实吃什么是可以协商的(但也不能天天吃肉,饮食不均衡);

每天学习是必须的,但是先做哪门功课其实也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;看电视、玩手机和ipad这个事情,除非必要(有些课程需要这些电子手段)是应该严格禁止的,是底线和原则性问题。



我曾经看到几个特别小的孩子,门牙一片漆黑,坏的不行,吃东西也受到了影响,只能用旁边的犬齿完成切割食物的功能。他们的父母主动跟我说,他小时候喜欢含着奶瓶睡觉,长大了又喜欢吃糖,结果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。


“刷牙啊!”我说。他说:“孩子不干,哭闹得厉害。”几次不得逞,父母就放弃了,孩子一口烂牙。还有的父母不以为然说,没事,乳牙会换,大了自己也就会刷牙了,到时候保护牙齿来得及。


每当这个情况,我就会拼命压抑我好为人师,满口“政治正确”的坏毛病,不再说话。但其实是很痛心的,且不说从医学上乳牙好坏对于后续恒牙的影响有多大,而且一个人的牙齿不好,身体就不会好。就单说,如果一切都听孩子的,要父母干什么?


我曾经开玩笑对我家先生说,将来两个孩子一定要找牙齿好的人,这不仅涉及到门面,体面的问题,还能反映出其他两个问题。


其一,他们的父母是否能够保护好孩子的牙齿,进而反馈出他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思考力和掌控力。其二,如果孩子有一副好牙齿,至少他的身体是不太差的,因为牙好胃才好,胃是后天之本,胃好了,身体才会好,身体好婚姻才会稳定。



其实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,那是我在一次幼儿教育工作坊中认识的一个人,他跟我说,他小时候淘气不懂事,念到高中死活不想学习了,他爸妈也就不让他学了。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,底子薄,在社会上也吃不开。


有一天,他跟他妈妈说起这个事,后悔没好好学习,没能读大学。他妈妈说,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啊。他其实是一个还挺温和的人,但当时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的母亲喊了一句:我当时年少不懂事,难道你们也不懂事?他妈妈语塞……


外人恐怕无法评价这件事情,毕竟这一路走过来他们母子的恩怨是非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。


在古代,讲究儒家伦理,父父子子有着明确的排序,父母的权威感极容易建立,家风和家教也容易得到确立和执行。现代社会发生了一些变化,现在很多家长很新潮,会接受很多新鲜的思想,比如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,这些都没有问题。


但是家长就是家长,在必要的时候、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站出来把握尺度,并且坚决捍卫底线。因为,你面对的是有时候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一个孩子。


文章来自公号“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”(有改动)


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xinxiaozhang@dett.cn

期待您的精彩分享


  你可能会感兴趣  

新学期,不再当“背锅侠”!学校“班主任危机”如何破解?

这些年最有意思的开学典礼,都在这里了!

怎样避免开学事务的杂乱无章没头绪?一份清单帮你理清思路


来源丨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(ID:meilinvjiaoshou)

责编丨沈静娴


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
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报名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